田黄石的文化简介
田黄石,简称“田黄”,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两米深的沙层里、呈黄色而得名。寿山石优良品种。
田黄究竟从何而得名?简而言之,在稻田里发现的黄色彩石。田黄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地球上,只有福建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数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且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如今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今已该是“两”对“斤”了,故田黄的价格涨势迅猛。
身为“印石三宝”之一的田黄石,呈现黄、白、红、黑等色,其中以黄色为最常见。具有珍珠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硬度2.5,密度2.65-2.90克/厘米3。质地 致密、细腻、温润、光洁。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肌里隐约可见萝卜纹状细纹,颜色外浓而向内逐渐变淡,表面时而裹有黄色或灰黑色石皮,间有红色格纹。为田黄石所独有的外观特征,素有“无纹不成田”、“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之称。诚然,从其石质来说,仍以纯净为贵。
田黄石,是寿山石品种中的珍品。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并成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
2024年12月26日“田黄王” 1986年秋,荣宝斋购于福建福州,目前世界发现的最 大田黄石材之一,其价值已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将作为荣宝斋“镇店之宝”,永世珍存!!
世间最 大的田黄石
田黄石出现在田间地头,没有完整的矿脉,当地人都说田黄石“无脉可寻,无根而璞”,因此,大块的田黄石极为罕见。
一块重达4.5公斤的田黄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 大田黄石石材之一。它的出现轰动了当年的中国收藏界。
荣宝斋,一个在中国古玩收藏界举足轻重的商号名字。20世纪80年代,福州市寿山村曾有人带话给荣宝斋,说在他们那里发现了一块重达4.5公斤的田黄石。
陈孔兴,福州市寿山村原村民,当年参与挖掘这块田黄石,他还记得当年挖掘的细节。他回忆说,当时挖的时候,几个人都在。他自己最先挖到大的田黄,太激动了,一开始不敢讲,就藏在家里。
通过别人介绍,陈孔兴他们找到了荣宝斋的工作人员。这块罕见的田黄石打动了荣宝斋。
时为荣宝斋的收购人员袁良回忆说:“当时就谈价钱,来回砍。我们把价钱谈妥了以后,他们当时就不要汇款,就要现金。”
经过协商,双方以13.5万元的价格成交。1985年中国还未发行50和100元面额的人民币,这笔巨款便是一个庞大的体积——现金足足装满了一个旅行袋和两个大纸箱。
陈孔兴说,当时盖一个房子才两三千块钱,13万,1985年时真是了不得!当时点钱都不会了,手发抖,非常高兴。
现藏于荣宝斋的这块田黄石,已经成为这个百年老字号的稀世珍宝之一,其价值也无法再用金钱来衡量了。
某日在厦门举办的“保真保值保回购———国石瑰宝艺术品交易会上,一块从日本征集得来的重1725克号称“最 大田黄”的白田黄引发买家逐鹿,最终一位来自北京的40多岁的投资兼收藏家以3.92亿元的价格收入囊中,此事引发了当时寿山石收藏界的地震。
目前又从田黄石原产地福州的一位田黄石高级收藏家手中发现一枚重达34KG,规格:44×30×22cm的巨大田黄石,据这位老先生介绍,他收藏的这块田黄石属红田,是多年前从一位藏家手中转入的,如从田黄石的色相看其价值,红色田黄的品极属极 品,而且从古至今也从未发现有这么大的田黄石,现在它可以说是举 世 无双,价值连城,为此他还打算去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第 一田黄”。
此枚田黄石整休颜色红黄相接,皮、筋、丝清晰可见,按”国石瑰宝·艺术品交易会”上的“最 大田黄“白田黄的成交价3.92亿元计算,其单价约为22.7万元每克,那么此块田黄石的价值为约为77亿元,若加上近来田黄石市场20%的涨价空间及此块石头世界最 大红田黄石的特性等等,说它价值百亿一点也不为过。
这枚红田黄重达34000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 大的田黄石,田黄石能有这么大可以说是前 无古 人,后无来者,目前就有多位藏家和投资者对其表示出极 大兴趣,有买家甚至私下想凑足几个买家将它买下作为一种投资方式。据业内人介绍这枚田黄的真正价值,主要在于它的稀缺性。“田黄原本就很稀缺,本来目前存世量就很少。而这红田黄,又是迄今发现最 大的,肌理石皮若现,萝卜丝清晰可见,是尤为难得的珍品。
小资料:红田石又称“橘皮红田石”。是橙红色的田石,属田石稀有品种。其色红中略带橙黄,如熟透的橘子皮,或像烂柿,鲜艳通明,故名。其质洁色纯者尤其罕见。龚纶《寿山石谱》称:“(田石)红者殆绝 无仅 有,数十年不一见。”红田石中,质地莹澈者称“红田冻”。又有一种原为田黄石,经火熏烧而转为红色者别名曰“煨红田石”。
小知识:
田黄鉴别要点:
1.仿田黄塑料品无外皮,颜色较均匀。而真田黄外皮,颜色常不均匀,外浓内浅。
2.田黄有萝卜纹、红格(或红筋),透明度不均匀。仿田黄塑料品无萝卜纹、无红格(或红筋),透明度均匀。
3.田黄的密度较大(2.5—2.7克/立方厘米)。仿田黄塑料品的密度较低(一般1.05—1.55克/立方厘米)。手掂较轻。然而,有时在仿田黄塑料品中加入金属块,使密度加大,让人迷惑。
4.仿田黄塑料品,可见气泡及流动线构造,而田黄无气泡和流动线构造。
5.仿田黄塑料品,用手触摸,有温热感。而田黄给人以微凉感。
6.用热针触及仿田黄塑料品时,会熔化或烧焦,通常还伴有辛辣难闻的气味。而田黄则无这些反应。
7.用小刀片刮样品时,田黄呈粉末状脱落,而仿田黄塑料品呈片状脱落。
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懋介(石卿)先生雕刻的惊世田黄薄意作品《山居即景》以3680万元成交,不仅创当代印石最 高成交价格,并且以9.44万元/克的佳绩再次创造顶 级田黄单克价格纪录。
这枚田黄重390克,几近8两,为近年来市场中极其罕见的稀世珍藏,多位重要藏家参与竞价,最终被特殊号牌9999号藏家一槌定音,全场报以热烈掌声以示祝贺。郭懋介先生另外两件遗世佳作也均有上佳表现,其中田黄石《皆大欢喜》圆雕摆件(107克)以391万元成交、田黄石《溪山孤旅》薄意摆件(150克)以471.5万元成交。
郭懋介上世纪八十年代雕刻一方600克田黄作品被江苏藏家以2800万元的高价拍走,成扬州玉雕大师杨光白玉籽料作品《贵妃》以280万元成交,成为山西和田玉当代玉雕作品最 高价格。
寿山石品种石大全田黄类
厚皮田黄
无论是乌鸦皮,黄皮,还是银裹金(白皮)都有厚皮的田黄。一般都包裹整个田黄表面。
厚皮的乌鸦皮田黄正常厚度一般就是我们常见的最典型田黄(中坂田黄),一般都包裹整个田黄表面。
为你提供:艺术品策划包装、艺术品鉴定评估、艺术品展览展销,实时输送最 专业的古玩鉴定知识,鉴宝,引导你正确收藏,合理买卖!
薄皮田黄,皮子比较薄,往往不能包裹整个田黄表面。
无皮田黄其实是很薄的透明皮,在石头表面看不到明显石皮,只能看到毛孔状凹凸。多产在上坂。
按田黄内部色彩可以分成白田,桂花黄田黄,鸡油黄田黄,枇杷黄田黄,黄金黄田黄,桔黄田黄,橘红田黄,红田,绿田,灰田,黑田等。
白田 中品
所有田黄的色彩都带有一个通性,就是带有黄气。即使是白田也是一样。
桂花黄田黄 中品
色彩比较淡的黄色,透明度不是很高,像桂花的颜色
鸡油黄田黄 上品
也是比较淡的黄色,由于透明度高,更凝润,看起来更类似鸡油。
枇杷黄田黄 上品
比桂花黄更深一些的黄色,透明度也一般,被称为枇杷黄。
黄金黄田黄 上品- 极 品
黄金黄田黄 上品- 极 品
瑞兽纽田黄印章:6cmx6cmx8.5cm。重量591.6克。
该套印章为天黄雕刻。共计25枚。是按照24卦方位为代表的瑞兽为印
钮(加一中心位).整体雕刻造型生动,精美。选料精细。每一枚印章印文文化内涵丰富。从印章的边款看:“丁亥年昌硕作”按照公元纪年位1887年,对照吴昌硕的年谱,时年吴昌硕43岁,是其刚到上海的时候。正是其好友任伯年在上海大力推荐和打造吴昌硕的关键时点。结合吴昌硕留在西泠印社的十二每自用印章,可以肯定该套印章的存在。随着吴昌硕在日本的被推崇,其名气日盛。回国后被推举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为此该套印章不论是选材、还是雕刻工艺均是**。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