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访谈专访彭麟芝

专访彭麟芝

2025-10-06人物访谈

专访彭麟芝:以艺术为桥,用热爱传递温暖与力量

专访彭麟芝:以艺术为桥,用热爱传递温暖与力量

deab3baa-d38a-4c94-8cf1-0695bf0c16e5.jpg

初见彭麟芝团长,她身上那股蓬勃的活力与热忱便极 具感染力。年过花甲的她,言谈间满是对艺术的执着、对团队的珍视,以及对公益事业的坚守。从1997年创办康乐艺术团,到2001年成立麟芝艺术总团,二十余载时光里、截至目前,她自掏腰包为团队成员及社区居民租赁了一间娱乐室,免费供大家开展学习与娱乐活动。彭团长能力出众,在带领团队参与各类活动的同时,始终未放松对个人爱好与兴趣的培养提升。她涉足的领域丰富多样,不仅专注于变脸这门传统技艺,这次国庆在人民大会堂里面还去演出了变脸的,积极钻研魔术表演和变脸,此外,在小品创作与演绎方面也投入不少精力,力求在多元兴趣领域中不断精进,展现出兼顾团队发展与个人成长的优 秀特质。她始终以“传递快乐、守护健康”为初心,带领团队在艺术与公益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当被问及从业经历与当下工作时,彭麟芝的眼神里满是回忆与自豪。“我一直是个喜欢热闹、爱帮人的人,总想着能为大家多做点事。”早年间,她便积极投身公益,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相关事迹曾被报纸报道、电视台采访,成为邻里口中的“热心肠”。1997年,出于对“让大家一起健康快乐”的朴素愿望,她创办了康乐艺术团,免费教大家练太极拳、八段锦和健身操,还经常组织团队到敬老院义务演出,到街道、社区、企业开展文艺活动。“看到老人们笑得像孩子一样,看到队员们身体越来越棒,我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了。”如今,她带领的麟芝艺术总团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文艺队伍,依旧延续着“免费教学、公益演出”的传统,用艺术为更多人带去温暖。


谈及麟芝艺术总团的创办契机,彭麟芝笑着说起了一段过往。“以前的康乐艺术团,和沙坪坝另一个艺术团重名了,出去演出时经常被喊错队名,有时候还会造成误会。”为了让团队有更清晰的身份标识,也为了更好地发展艺术事业,2001年,她正式成立麟芝艺术总团。而说起团队的优势,她更是如数家珍:“我们团的特色可不少,川剧变脸能让大家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魔术表演总能带来惊喜,武术节目尽显精气神,还有接地气的小品,每次演出都能赢得满堂彩。”这些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让麟芝艺术总团在众多文艺团队中脱颖而出,也成为他们吸引观众、传递快乐的“法宝”。

在当下的文化环境中,IP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被问到IP对团队发展是否重要时,彭麟芝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现在IP可是大事,对每个团队的发展都有好处。”她解释道,一个有辨识度的IP,能让更多人记住团队,也能让团队的艺术理念和公益初心更好地传播出去。“比如提到我们团的川剧变脸,大家可能会想起‘麟芝’;提到免费教太极,也会想到我们。慢慢积累下来,团队的影响力就大了,能吸引更多喜欢艺术、愿意参与公益的人加入。”在她看来,IP不是虚无的概念,而是团队口碑与特色的集合,是推动团队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


回顾二十余载的团队生涯,有两件事让彭麟芝刻骨铭心。第 一件事,是每次带领团队到敬老院义务演出的场景。“老人们看到我们来,眼睛都亮了,看得特别认真。演出结束后,他们拉着我们的手舍不得让走,有的还会给我们塞自己种的水果、做的点心。”那些充满渴望与感激的眼神,让她更加坚定了“用演出温暖老人”的决心。“我们不仅是演节目,更是陪他们聊天、解闷,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被牵挂。”另一件事,则是她年过花甲仍坚守热爱的经历。“我年龄不小了,但身体一直很好,每天都会带头锻炼、认真排练。看着队员们因为坚持锻炼少生病,家里人少担心,自己也过得开心,我就觉得特别有意义。”更让她感动的是,她的学生曾专门为她在电视台做了专访,讲述她与团队的故事。“那时候我才觉得,自己做的这些小事,原来也能影响这么多人。”


对于麟芝艺术总团的未来,彭麟芝有着朴素而真挚的期望。“我没什么宏大的目标,就是想让团队越做越大、越做越好,让更多人通过我们的艺术感受到快乐,通过锻炼拥有健康的身体。”她计划未来继续丰富团队的艺术形式,除了现有的川剧变脸、魔术、武术等,还想加入更多贴近生活的节目,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找到喜欢的内容。同时,她也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团队,“年轻人有活力、有想法,能给团队带来新的创意,让我们的艺术更有生命力。”此外,公益演出的脚步也不会停下,“只要老人们喜欢、大家需要,我们就会一直演下去,把温暖送到更多地方。”


事实上,彭麟芝并非第 一次接受采访,此前电视台就曾围绕“如何通过锻炼活出精彩、带领团队发展”的话题对她进行过报道。而对于此次专访,她也有着简单的期待:“我希望通过这次采访,让更多人知道麟芝艺术总团,知道我们在做的事。如果能吸引更多人加入我们,一起锻炼、一起搞艺术、一起做公益,让大家都能活得精彩、过得开心,那就太好了。”


从1997年到2024年,从康乐艺术团到麟芝艺术总团,彭麟芝用二十余载的坚守,诠释了“热爱”与“责任”的意义。她就像一束光,用艺术照亮他人,用公益温暖人心,也让更多人在她的影响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与价值。未来,这束光还将继续闪耀,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e9087edb-a1fc-4e07-b8b8-920e1790dbd7.jpg

5169ae62-69b8-41e8-afab-6afa7c8787b0.jpg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

上一篇
下一篇

023-63918599

手机:18623375885(陆老师)
邮箱:3066756188@qq.com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广播电台A座

Copyright © 2025 重庆维梦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企业资质 技术支持:万商云集